給三年級的寶貝們,學習的內容變多了喔,每個學習項目都要認真對待,不然後面的學習可能會變成問題

一、計算

這個部分主要是數字很大的計算,包括大數的加減法,還有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以及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等等。

二、圖形

這個部分包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還有面積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分清楚周長和面積的區別,還要注意單位(周長是米,面積是平方米)。

三、倍數

這個知識點不是很難,但是在做題的時候,很多學生容易搞混,就是明明我是你的4倍,但孩子卻理解成你是我的4倍。由於倍數關系會衍生出一系列讓人頭疼的應用題,比如和倍問題,差倍問題,和差倍問題,典型的就是年齡問題。

學習方法

計算問題的方法就是多練習。我發現很多孩子在做豎式算式謎問題時,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各個位置上的數字是如何得來的,有的位置上的數是落位落下來的,有的則是兩個乘數相乘得到的積,這就說明相當一部分孩子對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算式規則掌握的不扎實。

相當一部分家長可能沒有重視計算,他們關注的點很多都在所謂的數學思維上。不過說實話,小學階段若不學奧數,數學思維的培養是不可能的。

圖形問題的學習方法是多看熟悉的題型,還要有等價的觀念。比如說在做周長問題時,我們經常需要學生掌握平移的思想,把一段線段平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線段的長度是不變的,圖形周長當然也不變,但通過平移,把原圖形的周長計算等價的變成了新圖形的周長計算,往往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倍數關係應用題是小學三年級的一個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對這種題很多同學可能會感到無從下手。實際上,解決和差倍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就是畫線段圖,通過線段圖把題目中的數量關係、邏輯關係全部梳理清楚,並且用線段的長度來表示數量的大小,通過圖形把題目的邏輯關係展現出來。